203 / 2019-06-18 16:48:12
坦桑尼亚盆地渐新统深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坦桑尼亚盆地, 渐新统, 重力流沉积, 控制因素, 沉积模式
全文待审
郭 笑 /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
幼斌 何 / 长江大学(武汉校区)
近年来,在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深水区相继发现大型气藏,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及二维地震资料,对其沉积特征、形成机理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渐新世,盆地海域为半深海-深海环境,主要发育深水重力流沉积,包括块状搬运复合体、水道、堤岸、朵叶等,并以水道-朵叶沉积为主。根据水道的发育位置、外部形态、内部构型、沉积方式等,将其进一步分为复合型、垂向加积型、侧向迁移型和孤立型水道。研究区渐新统自南向北重力流沉积特征存在差异。盆地南段水道-朵叶沉积规模最小,外陆架-上陆坡局部发育块状搬运复合体,沿陆坡方向发育规模较小的孤立型水道,坡脚发育小规模的朵叶沉积,水道-朵叶沉积延伸范围小,呈近SW-NE向展布。盆地中段水道-朵叶沉积规模最大,中-上陆坡主要发育大规模的复合型水道,沿陆坡向下,垂向加积型、侧向迁移型水道较为发育,其中,垂向加积型水道延伸距离远,迁移型水道两侧发育堤岸沉积,延伸距离不及垂向加积型水道,坡脚和深海平原发育规模大、展布远的扇状朵叶沉积,整体呈NW-SE向展布。盆地北段水道-朵叶沉积规模较大,沿陆坡方向主要发育复合型、迁移型水道,迁移型水道两侧发育堤岸沉积,其规模比中段大,朵叶沉积与水道相伴生,水道-朵叶沉积展布方向与中段基本一致,但规模及延伸距离有所减小。渐新世,三角洲分3期向海进积,规模逐渐增大,深水区对应发育3期重力流沉积,且由水道向朵叶转化,规模也逐渐增大,其主控因素为海底地形、物源供给、构造运动、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19

    09月22日

    2019

  • 08月29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29日 2019

    终稿截稿日期

  • 09月22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东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