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 2019-06-11 19:17:41
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几何参数的定量表征
几何学参数;水下分流河道;定量表征;葡萄花油层;松辽盆地
全文待审
宇琪 刘 / 东北石油大学
水下分流河道是构成我国东部陆相盆地低丰度岩性油藏的主要储层砂体,是油田开展布井有利区的重要目标。目前,国内外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具有砂体薄、宽度小,钻井难控制,地震难识别的特点,在稀井网条件下,井间砂体很难达到一个精细的预测。在过去的30多年里,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的叠置关系和非均质结构上,只有少量学者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尺寸规模及外部三维几何形态进行研究。关于骨架砂体规模尺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不过总体来看,仍缺少把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有机糅合,多措并举的定量研究。本文以松辽盆地大庆长垣X区块葡萄花油层为例,探讨在多种参数共同约束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实现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几何学特征的定量刻画。通过邻近密井网区的井震识别组合,现代沉积类比和野外露头宽厚比数据的统计以及地震属性切片的平面响应,四种方法相互的印证得出:研究区内水下分流河道的合理宽厚比在10-100之间;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厚度大概在1.2m-4.5m之间分布,通过给定的宽厚比范围和已知的砂体厚度,预测出水下分流河道但砂体的宽度范围不超过200m,主要集中在80m-160m之间。通过地震属性切片识别的河道宽度及宽厚比预测模型的约束,从而达到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几何学特征的定量表征。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形态及规模的定量研究,能大大提高地下砂体预测的准确度,这对后期开发方案的调整、井距选择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这不仅对相应层位的储层预测起到指导作用,且对丰富地质知识库及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的研究具重要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19

    09月22日

    2019

  • 08月29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29日 2019

    终稿截稿日期

  • 09月22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承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东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