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 2019-10-08 12:18:05
R型与P型软玉划分及其宝石学特征、成玉机制探讨
软玉;成因机制;分类;宝石学;地质过程
全文录用
志力 丘 /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跃峰 张 / 中山大学
杨 炯 / 中山大学/泰山学院
友萍 钟 / 中山大学/广东省珠宝玉石交易中心
叶 旭 / 中山大学
我们根据对新疆和田玉的观察,认为前人提出的每一种大类的软玉均可参照硬玉的划分方案,细分为2种不同的亚型,即热液交代原岩形成的R型(replacement type)和热液流体沉淀形成的P型(precipitated type);最近,根据对其它不同产地软玉地质产状及结构构造的进一步观察,我们认为这种软玉成因机制的差异可能在不同软玉产区都广泛存在,两类软玉具有不同的宝石学特点.由于成矿环境不同,不同产地两种软玉亚型的外在表现、比例及地球化学特征也存在差异,区别两者,对于古玉溯源有明确的科学意义;同时,对R型和P型软玉成玉机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研究,对于探索热液流体在软玉成矿演化过程及软玉成矿与某些重大地质过程的联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2日

    2019

    11月03日

    2019

  • 10月1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3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