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 / 2019-08-29 22:07:43
土壤和稻米中砷的人体生物有效性研究
摘要待审
土壤和食物是人体砷暴露的两个主要途径之一。对于这两个暴露途径中的砷的人体生物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体外消化方法,包括PBET(the physiologically based extraction test)和SHIME(simulator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microbial ecosystem)模型,同时评估稻米砷也结合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变化很大,土壤中总铁、草酸铵提取态铁等对砷的生物可给性影响显著。几种营养物对砷甲基化率依次为蛋白粉>维生素C>禁食状态>葡萄糖。对于稻米砷的人体生物有效性研究发现,从胃到小肠阶段,稻米、米糠中的砷的生物可给性升高;结肠阶段,生物可给性显著降低;小肠阶段和结肠阶段的生物可给性与米糠砷的相对生物有效性相关性较好;米糠中大部分As(Ⅲ)以残渣态排出体外,可能降低健康风险。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