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 / 2019-08-29 16:11:24
基于MCR模型的三大自然区过渡带生态安全格局异质性及优化
摘要待审
以三大自然区过渡地带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天祝县为研究单元,选择坡度、海拔、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距景点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水体的距离、距道路距离、居居民点距离和土壤侵蚀等10个阻力因子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生态阻力面的基础上通过ESDA、MCR模型和引力模型对县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分析,并识别和提取潜在生态廊道。结果表明:(1)天祝县生态安全较高且高等级区域占县域总面积较小,而生态安全较低区域所占县域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整体上生态安全格局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天祝县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且Z显著性检验表明其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天祝县生态安全等级主要以高高和低低两种聚集类型为主,在空间上呈明显的片状集聚分布特征。(3)以天祝三峡等14个风景名胜区作为生态源,基于创建的累积耗费阻力面和路径,得出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并通过引力模型识别出对生态安全具有高度敏感的重要廊道,结合天祝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一核三区”的生态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模式,为天祝县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格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