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 / 2019-08-28 22:22:51
近200年来西沙滨珊瑚钙化流体组成与生长率演变研究
摘要待审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源CO2的排放不仅导致了全球暖化,同时也造成了海洋酸化,使得海水碳酸盐系统平衡改变,对海洋中诸如珊瑚等的钙质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珊瑚钙化发生在其息肉组织之下的钙化流体中,外界海水碳酸系统的改变对内部钙化流体的影响决定着珊瑚的钙化能力。为了更好地认识长时间尺度上珊瑚钙化流体受外界海水碳酸系统的影响,并解析珊瑚对海洋酸化的响应机制,本研究对西沙海域的一条滨珊瑚岩芯进行了年分辨率的δ11B分析,重建了近200年以来(1816~2015)的珊瑚钙化流体pHcf演变历史,并结合其线性生长率变化以及ERSST记录,探讨了西沙滨珊瑚对海洋酸化及气候变化的响应。近200年来,西沙滨珊瑚的pHcf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表明大气CO2浓度上升确实引起了珊瑚pHcf的下降;ERSST记录表明,自1854年以来,西沙SST呈现出上升趋势。然而在pHcf下降与SST上升的双重胁迫下,西沙滨珊瑚的线性生长率并未明显下降,这可能是因为温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共生藻类光合效率与骨骼钙化作用。但该珊瑚在1982/83年的El nino事件曾死亡,随后在1989年恢复生长,因此看来高温事件对珊瑚的影响更为严峻,而长期的海洋酸化对珊瑚钙化影响相对有限。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