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 / 2019-08-28 19:41:54
西氿摇蚊亚化石群落对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响应
摘要待审
西氿摇蚊亚化石群落对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响应
张楚明,倪振宇,唐红渠*
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水体富营养化与赤潮防治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32
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现象及其机制对湖泊的科学管理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西氿沉积岩芯XJ2018中生物指标(摇蚊亚化石)及地球化学指标(总氮和总磷)的垂直时间变化,探讨了西氿近四十年来(1975-2018)的环境演变历史及其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过程。稳态转换检验以PCA得分为基础,进行STARS检验,而后通过Strucchange算法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西氿生态系统在40年内经历了一次稳态转换,其转换点发生在1990年前后。1990年前,西氿中营养盐含量水平较低,水生植被覆盖度较高,摇蚊群落以附植型摇蚊(Cricotopus trifasciatus,Dicrotendipes spp.)为主,广食性的长足类摇蚊丰度最低,此时西氿为草型-清水态湖泊;1990-2000年,由于宜兴市围网养鱼活动规模增大,加之西氿周边农业发展迅速,湖泊营养状态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显著的转变,附植型类群减少,广食型类群(Tanypus chinensis, Microchironomus tarbarui)爆发且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湖泊营养化程度加剧,由草型逐步向藻型过渡;2000-2010年,湖泊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附植型类群几乎消失,广食型长足亚科(T. chinensis, Procladius choreus)占绝对优势;2010年以后,附植型摇蚊类群的恢复和广食型摇蚊数量的有所下降,表明随着生态保护的重视和生态治理的实施,西氿环境略有改善,但其藻型富营养化状态仍未发生本质转变。
关键词:摇蚊亚化石;西氿;富营养化;稳态转变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