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7 / 2019-08-26 15:06:47
长江口浮游植物生物量随年代变化
摘要待审
方富韬1,朱卓毅1*,杜金洲1,邓兵1,刘玥莹1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通讯联系人,zyzhu@sklec.ecnu.edu.cn
沉积物中埋藏保存的色素研究,对于掌握海洋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与总有机碳、总氮等其他海洋地球化学参数相结合,沉积物中埋藏保存的色素可用来研究海洋浮游植物的组成和丰度,进一步推算海洋初级生产、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及其历史趋势。本次实验通过浮游植物光合色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16年7月航次长江口A5-4站位的沉积物进行了垂向剖面的色素测定。结果表明:叶绿素a在过去40年以来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在1975年达到了一个高值后,然后叶绿素a的含量迅速下降直至1983年下降到一个最低值,并在之后的10年(1983-1993)内开始明显增加。Peridinin在过去40年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该区域的甲藻生物量总体增加。Fucoxanthin从1968年至1993年也呈现的是上升的趋势,但从19993年开始,硅藻的含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Peridinin/Fucoxanthin的趋势,我们看出,从1968至1993年,甲藻和硅藻的生物量都是上升的,且是以硅藻占据主导趋势。但是从1993年开始,硅藻的种群优势度下降。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