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间北半球气候变化波动较大,但东北地区对此时期气候的环境响应仍不够明晰。本文以哈泥泥炭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物大化石、腐殖化度和碳累积速率等指标,探讨了该地区15.5-8 ka BP期间的环境变化。结果表明,本泥炭地在15.5-14.5 ka BP期间从湖相沉积物向泥炭发育过渡。 虽然哈泥剖面碳累积速率在新仙女木事件时间段由36.3 g C/m2/y下降至19.4 g C/m2/y,但植物组成并没有明显变化,不足以说明哈泥地区受到新仙女木事件的影响。末次冰消期的一个大幅度环境变化发生在 10.3-10 ka PB(580-590cm)期间,哈泥泥炭地砂砾含量突然增加(含量超过90%),剖面中植物大化石仅见极少量草本植物,有机碳含量突然降到10%以下,腐殖化度和有机碳出现相同趋势,泥炭地发育中断。以前的研究表明哈泥泥炭地的其他岩芯在此前后同样出现了20-30cm的含砂层,腐殖化度也随之下降。10 ka BP之后,泥炭地恢复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