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2 / 2019-08-22 15:26:32
河南鹤壁地区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研究
摘要待审
河南鹤壁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被破坏区与西部相对稳定区的过渡带上,出露有大量的地幔捕掳体,是研究华北克拉通的一个地幔窗口。主要研究鹤壁地区土门金伯利岩和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并探讨该地区的岩石圈地幔性质。土门金伯利岩所携带的地幔捕虏体中的尖晶石Mg#介于21.58~78.66,Cr#介于18.08~73.97;上峪橄辉玢岩所携带的地幔捕掳体中尖晶石Mg#介于48.96~77.00,Cr#介于18.78~64.10。与山东蒙阴、昌乐-山旺、河北汉诺坝等地区地幔尖晶石的对比表明,土门和上峪的尖晶石相地幔介于难熔型地幔和饱满型地幔之间,以过渡型岩石圈地幔为主。尖晶石-橄榄石矿物温度压力计计算表明,土门和上峪的捕掳体温度主要集中在1031℃~1090℃,压力集中在1.70~1.88Gpa,处于明显偏高的地幔热流状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的破坏有关。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