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7 / 2019-08-22 11:02:42
基于冰雷达数据分析东南极冰盖中山站至Dome A断面内部等时层和冰下地形特征
冰雷达,等时层,粗糙度,连续指数
摘要待审
探冰雷达探测得到的冰盖内部等时层保留了冰下环境和冰流场的关键信息。我们利用中国29次队(2012/2013年)获得的从中山站至Dome A横断面的探冰雷达探测资料,计算了冰盖内部等时层的连续性指数和冰下地形的双参数粗糙度指数,来定量分析该横断面内部等时层和冰下地形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评估过去以及现在的冰盖动力学问题提供了一个机会。在整个断面,以内部层破坏作为冰盖动力学的指标,同时考虑了冰下地形和冰流动特征。通过对不同深度内冰层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冰速的动态变化规律。冰下地形粗糙度表现出的三种模式也反应了不同的冰下地貌特征。从埋藏的扰动冰层特征可以看出内部层受冰下起伏的基岩地形和增强的冰流所破坏。通过研究冰内部层在不同深度上的变化特征可以发现冰流状态有所转变,其结果表明除Dome A以外的其他的区域均存在有增强的古冰流。特别是在兰伯特冰川上游东部的山谷边缘,深部内部层扰动特征最为明显,证明之前的冰流最强。Dome A区域内部层连续性好,其完整地记录了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特别是深部层包含了最为完整且连续古冰,这突出评估了该冰脊区域冰流稳定的信息。我们也研究了内部层、冰下地形和当前冰流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明他们整体的对应关系并不直接。本研究是首次通过定量分析中山站-Dome A冰盖的基底条件和内部沉积特征,为理解冰流行为及其历史演化和模拟深冰芯年代和古积累率做了巨大贡献。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