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 / 2019-08-08 16:13:21
南极海冰整体和局地近三十余年的变化趋势及研究汇总
摘要待审
自1979年来,被动微波辐射遥感技术于卫星上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南极海冰观测的时空分辨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在温室气体增排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的北极海冰面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极海冰范围自1979年起总体上则呈现出轻微的上升趋势,近三十年间约为1.7±0.2×104km2/yr(具体数值因起止年份的选取略有变化)。而南极海冰范围的趋势在空间上的分布则并不均匀。在对应时间段内,罗斯海海冰范围增加趋势最为显著,威德尔海和印度洋也有所增加;而别林高斯晋海/阿蒙森海则呈显著的海冰减少趋势。西南极地区的罗斯海和别林高斯晋海/阿蒙森海地理上十分邻近其海冰的年代际趋势却呈现出强烈的反相分布,此外许多研究表明,在年际时间尺度下,西南极地区(罗斯海至西威德尔海一带)的海表面气温、海冰范围异常也存在反相空间分布,我们将这种年际、年代际的变率空间分布结构称为“南极偶极子”。已有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现象的发生可以被归因于风应力、降水、海洋温度的变化以及大气与海洋的反馈机制等等。对南极海冰悖论以及南极偶极子的大量研究工作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南极整体以及各个地区气候之间机制、联系的理解。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