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 / 2019-08-06 12:51:06
沉积物Li同位素示踪流域大陆风化的可靠性
摘要待审
和全球大洋生物碳酸盐的Li同位素记录相比,沉积物Li同位素基本不受生物分馏作用的影响,且可以指示某个特定区域风化-气候响应的信息。近几年来,钻孔沉积物的Li同位素组成开始被用于恢复历史时期特定流域沉积物化学风化强度,特别是气候转型期流域土壤发育情况。这些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沉积物δ7Li越低表明次生黏土矿物形成越多,土壤越发育。然而,这一假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
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目前已发表的全球河流水体-沉积物Li同位素组成。全球河流水体δ7Li所受影响因素各异,整体上河水δ7Li越高,表示流域趋向于非协同式风化,次生粘土矿物中Li的比例也就越高(Misra and Froelich, 2012)。然而,河流沉积物δ7Li的变化趋势与水体并不相同。对于同一个流域,沉积物δ7Li组成更接近于平均上陆壳[UCC,0±2‰(1σ,[Li]=35±11 ppm,Teng et al. (2004))或0.6±0.6‰(2σ,[Li]=30.5±3.6 ppm,Sauzéat et al. (2015)),变化范围也明显小于水体。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全球化学风化释放的Li大部分赋存于固体次生组分中,这必然导致沉积物Li同位素分馏远小于水体,δ7Li组成也接近于源岩。随着不同流域水体δ7Li增高,对应的沉积物δ7Li并没有降低的趋势。这可能因为:①不同流域源岩δ7Li组成有差异,如冰岛河流源岩为玄武岩,δ7Li平均为3.4±1.4‰,明显高于UCC(Pogge von Strandmann et al., 2006; Vigier et al., 2009)。已有研究表明,源岩类型对水体Li同位素组成影响不大,但却对固体风化产物δ7Li有显著影响;②沉积物中不仅包含现代风化产物,还含有大量未风化以及再旋回的沉积岩碎屑物质,沉积物δ7Li除包含经历风化强度信息外,还很大程度上继承其源岩经历的先前旋回的化学风化信号(Dellinger et al., 2014);③不同研究采集沉积物粒度和矿物组成不同,水动力分选的影响并未消除。
综上,陆源沉积物δ7Li示踪大陆风化的有效性和敏感性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只有综合考量源岩类型和水动力分选等不同因素的控制作用,沉积物δ7Li才能成为一个可靠的化学风化指标。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