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5 / 2019-08-06 15:55:06
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蚕的变态发育过程中性别特异性生理放大及对蚕发育的影响
摘要待审
昆虫变态发育过程不仅改变其形态,也会导致其中所富集的污染物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食物链上层生物的暴露情景的差异。关于卤代有机污染物在昆虫变态发育中的生理放大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昆虫,并且往往只关注幼、成虫两个阶段。此外,雄、雌性昆虫的生理放大过程是否存差异性也很少关注。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家蚕暴露于两个浓度的卤代有机污染物(包括多氯联苯、多溴联苯醚、得克隆、十溴二苯乙烷)中,收集家蚕发育各个阶段的样品(幼虫、蛹、未交配前的雄、雌蛾,交配产卵后的雄、雌成虫、蚕卵以及各阶段的蜕及胎便、蚕茧),分析了其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并记录了蚕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暴露导致蚕各个阶段的体重减轻、蚕茧重量下降、结茧期延迟,产卵量降低,并呈现浓度效应关系,表明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暴露有可能减少野外昆虫的种群数量。从幼虫到蛹阶段,化合物的生理放大与logKOW的关系呈现浓度依赖性。高浓度时,生理放大系数随logKOW增加而增加,低浓度时与logKOW无关。从蛹到成虫阶段,雌蛾生理放大系数与logKOW呈抛物线关系,而雄蛾呈负线性关系。交配产卵后,雌蛾的生理放大系数与logKOW之间呈正线性关系,而雄蛾的生理放大系数与logKOW之间无相关性。在产卵过程中,随化合物logKOW的增加代际传递潜力下降,但高卤代的化合物如BDE209、十溴二苯乙烷反常升高。并且这些化合物在蜕中有较高的浓度。表明高卤代化合物有不同于其他卤代化合物特殊的分配机制,可能与这些高卤代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有关。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