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4 / 2019-07-30 10:36:48
青藏高原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摘要待审
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Cl/Br-PAHs)是氯/溴取代的多环芳烃衍生物,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一些Cl-PAHs和Br-PAHs同类物的毒性高于母体PAHs。Cl/Br-PAHs能够引起芳烃受体效应,造成健康风险。对于一些低分子质量的Cl-PAHs,其毒性随着氯取代数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大气颗粒物、垃圾焚烧厂的飞灰等介质中的Cl-PAHs和Br-PAHs都已有检测报道,有研究表明Cl/Br-PAHs的毒性当量甚至比二恶英类还要高,因此环境中的Cl/Br-PAHs应当引起关注。Cl/Br-PAHs具有高毒性和长距离迁移特性,工业过程非故意产生和排放的Cl/Br-PAHs可能通过全球蒸馏效应等在全球范围内传输,然而目前国内外尚且没有对于高山地区环境介质中Cl/Br-PAHs的相关研究,对高山地区环境中Cl/Br-PAHs的研究能够为全面了解我国新型POPs的污染现状及来源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本研究利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了环境介质中痕量Cl/Br-PAHs的分析方法[5]。选择西藏墨脱地区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Cl/Br-PAHs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阐明高山地区土壤中的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西藏表层土壤中氯代多环芳烃浓度为0.006-0.3 ng/g,溴代多环芳烃浓度为0.002-0.065 ng/g,远低于工业区域和电子垃圾拆解地土壤中Cl/Br-PAHs浓度约两个数量级。然而,关于西藏地区室内环境中氯代和溴代多环芳烃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2日

    2019

    10月15日

    2019

  • 09月30日 2019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15日 2019

    注册截止日期

  • 07月21日 2020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师范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